guīguī

规规


拼音guī guī
注音ㄍㄨㄟ ㄍㄨㄟ

繁体規規
组合AA式

规规

词语解释

规规[ guī guī ]

⒈  浅陋拘泥貌。

⒉  圆貌。多形容日月。

引证解释

⒈  浅陋拘泥貌。

《庄子·秋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闚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成玄英 疏:“规规,经营之貌也。”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三:“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宋 刘伋 《不如意》诗:“高轩与华冕,儻来亦如寄。规规必欲求,愈劳终不遂。”
清 郑燮 《靳秋田索画》:“昔人学草书入神……或观公主与担夫争道,或观 公孙大娘 舞 西河 剑器,夫岂取草书成格而规规效法者。”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善於观物者,能就个人之事实,而发现人类全体之性质;今对人类之全体,而必规规焉求个人以实之,人之知力相越,岂不远哉!”

⒉  圆貌。多形容日月。

唐 蒋防 《姮娥奔月赋》:“冥冥睟容,规规皓质。”
唐 柳喜 《日浴咸池赋》:“势动云端,运规规而未止。”

⒊  惊恐自失貌。

《庄子·秋水》:“於是埳井之鼃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成玄英 疏:“规规,自失之貌。”
清 容閎 《西学东渐记》第十九章:“今闻其将被召回国,且闻贵国政府即欲解散留学事务所,予等咸规规自失,且为贵国忧之。”

国语辞典

规规[ guī guī ]

⒈  失神的样子。

《庄子·秋水》:「于是埳井之鼃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而翟公方规规然,勒门以箴容,何所见之晚乎。」

⒉  识见浅短拘泥的样子。

晋·陶渊明〈饮酒诗〉二〇首之一三:「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分字解释


※ "规规"的意思解释、规规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爷爷一辈子规规矩矩地种田,是个安分守己的庄稼汉。

2.如果书法作品总是规规矩矩、一丝不苟,甚至古板拘泥,那么这个书法家做事可能谨小慎微,不敢创新,只跟在前人的后面学步。

3.他到当地的游乐场所或者到附近威司康星州的度假地去住上两天时,总是规规矩矩,彬彬有礼,只到人们通常去的地方闲逛,只做人们通常做的事。

4.一个人与其在别人指点下规规矩矩行事,还不如让他自己去闯闯,出点差错,反能获得更多的教益。

5.原本规规矩矩的老实人竟被欺负的走投无路,真是天理不容。

6.阅览室里的图书、报刊总是摆得规规整整的。

7.那些来自河滩的石头一旦规规矩矩在木架上放好,竟格格不入起来,像一个活蹦乱跳的乡下小孩,偶尔进城坐在亲戚家的锦褥上,不免缩手缩脚。

8., 往后的日子,皮囊逐渐笨拙,终于困住了生动的魂魄,开始规规矩矩做人,在磕磕碰碰中失去棱角,圆滑精致。

9.至于主体,想此不为文言之作,故不以作开篇词东施效颦,只规规矩矩办事,明明白白作文。

10.就比如今天,这一个大周每年最为热闹全民皆欢的日子,他此刻正规规矩矩地排在比肩接踵一眼望不到前后尽头的队伍中准备进入经纶院参加会考。